当前位置:焦点百姓圈 >> 商业资讯 >> 文章正文

化妆品正面临监管变革、原材料生产或新机遇

发布于:2020-12-21 被浏览:2649次

新的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,美容行业面临新的变化。

在12月20日举行的2020华立美容峰会论坛上,多位行业专家表示,《条例》倡导创新和简化流程,将为国产化妆品带来突破。

今年,30多家美容相关公司进行了IPO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,到2022年,中国美容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。如果加上个人护理品类,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。

在新的监管要求下,美容行业如何抓住机遇,迎接挑战?

上海家化董事长兼CEO潘秋生表示,随着中国GDP的持续增长,美容行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将继续增长,但中国本土美容行业仍面临普及率低的问题。

“今天,中国整体美容行业的渗透率远低于整个全球市场,尤其是欧美、日韩等一些国家。中国日常美容行业必须不断创新,以促进行业发展。”潘秋生说。

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,化妆品企业5398家,超过了除中国以外的全球所有化妆品企业的总和,但也呈现出大而不强的问题。

Polaiya R&D创新中心首席R&D官姜立刚认为,《条例》鼓励行业创新,解决行业内长期存在的新原料问题,正视化妆品的功能识别和管理;引入注册人和备案人的概念,明确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,实施生产经营过程管理,确保产品安全;按照风险管理、分类管理、高效监管的原则;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避免劣币驱逐良币。

“规定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有相同的要求。这是国内化妆品行业希望看到的公平游戏规则。”姜立刚说。

《条例》提到“国家鼓励和支持化妆品的研究和创新”。姜立刚认为,这将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,结合我们传统的优势项目和丰富的中国特色植物资源,研究开发新的原料和化妆品,为国内化妆品找到突破口。

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研究所执行主任张万平认为,美容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民族化,化妆品原料的民族化也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。对于化妆品行业来说,在国有化的过程中,需要从原料、配方、评价三个方面实现技术创新。

“在化妆品原料领域,自然提取和生物发酵是业界的热门词汇。但在新规的约束下,自然提取和生物发酵存在结构不清、成分不清、有效浓度不清等问题。我们不能否认天然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和价值。但如何突破观念,达到功效,是整个行业在国有化过程中需要做的一个点。”张万平说。

此外,《条例》加强了化妆品广告功能的规范和验证要求。姜立刚认为,在新规定的影响下,化妆品企业在宣传其功能时会更加谨慎。未来,化妆品的配方将前所未有地注重功效,产品的开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将会增加,因此新化妆品的产量将会减少,速度将会放缓。但他认为,国内彩妆受到法律法规的相对限制,会加速其崛起。

《条例》还要求,当产品名称涉及原材料时,应按规定在标签上标注和说明。姜立刚认为,这会影响到一些品牌名称中含有或疑似原料名称的产品。由于草本植物的固有概念,许多国产品牌的名称中都含有“人参燕窝”

根据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指南,原料供应商披露数据将是未来国家法规的要求。“未来,能给出完整数据的大型原材料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。新规定实施后,将对原材料生产商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。”姜立刚说。

巴斯夫全球副总裁毛也认为,《条例》的推出将对整个行业产生积极影响,推动新材料走向市场。

标签: 化妆品 行业 原料
本类推荐
TOP 10